白紋伊蚊俗稱“花蚊子”,隨著夏季高溫多雨天氣的到來,白紋伊蚊也進入活躍期。這種蚊子以其隔著衣物也能叮咬、白天活動頻繁的特性困擾著市民?!拔移綍r見到的也是花蚊子多,小區(qū)、戶外都能看到。”家住合肥政務區(qū)的沈先生說。7月3日,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,詳解白紋伊蚊特性并給出科學防治建議。
市民吐槽:
“花蚊子大白天都咬人,隔著衣服都能咬出大包”
“這花蚊子太毒了,大白天都咬人!”家住合肥濱湖世紀城的孫阿姨最近很煩惱。平日里,她總愛在小區(qū)噴泉邊的涼亭里和街坊鄰居們閑聊,可入夏以來,一群黑白相間的“花蚊子”讓她吃盡苦頭?!按╅L袖長褲都沒用,隔著衣服都能咬出大包。”孫大媽無奈地說,現在她只能改到單元樓一樓納涼,“雖然地方小了點,但好在蚊子少多了”。
合肥讀者姚先生告訴大皖新聞記者,他家附近經常能看到這種花蚊子,但是不知道這種花蚊子的學名,“經常能看到,環(huán)境越差花蚊子就越多,咬到就是一個紅腫包很癢。”
圖為白紋伊蚊,俗稱“花蚊子”。(受訪者供圖)
業(yè)內人士:
小區(qū)水池可以養(yǎng)魚,消滅蚊子幼蟲
合肥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虞磊指出,白紋伊蚊在天氣一熱起來時便開始出現。與常見夜間活動的蚊子不同,該蚊種白天也叮人,叮咬習性不分晝夜。其繁殖能力極強,“很小的水面,一碗水就能繁殖出許多蚊子?!鼻噎h(huán)境適應能力很強,小區(qū)內的瓶罐積水、小水洼等都是其孳生地。
因此,虞磊指出,白紋伊蚊防控的關鍵在于“周圍環(huán)境要盡量減少水源,一點水都不能有?!币驗槲⑿〉姆e水即可能孳生大量蚊群。白紋伊蚊會傳播多種傳染病,具有較強疾病傳播風險,需重點防范。
一位專門從事白紋伊蚊防治的業(yè)內人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,白紋伊蚊防治,核心在于“阻斷它的生殖環(huán)境”,即清除孳生地,“清積水”是首要且最有效的措施。對于小區(qū)內部水體,該人士建議:“池子里面養(yǎng)一些魚之類的,魚會把蚊子幼蟲吃掉?!睂τ诔晌妹芏雀叩膮^(qū)域,如野外草叢或林地,則需要用專業(yè)氣霧劑,持續(xù)的消殺噴藥,進行成蚊消殺。
在個人防護方面,該人士推薦使用含有效成分(如避蚊胺)的驅蚊液進行化學驅蚊。
專家科普:
持續(xù)高溫天,花蚊子密度反而會下降
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防治所副所長侯銀續(xù)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,白紋伊蚊一般4月份就出來活動,夏天雨水多,容易形成積水,加上氣溫逐漸升高,適合白紋伊蚊孳生,一直到六月份、七月上旬,是白紋伊蚊密度的高峰期,但遇到持續(xù)的高溫天氣,白紋伊蚊的密度則會下降。在8月中旬,持續(xù)的高溫過去后,白紋伊蚊密度又開始高起來,一直到九、十月份,存在季節(jié)性消長的規(guī)律?!拔覀冄芯堪l(fā)現,平均氣溫在35℃以下,隨著溫度的增高,白紋伊蚊的密度會越來越高,如果平均氣溫超過35℃,白紋伊蚊的密度反而會下降。”對于近日有合肥市民感覺白紋伊蚊多,侯銀續(xù)表示是正常的,因為前段時間平均氣溫在35℃以下,加上不斷下雨,導致白紋伊蚊密度高。
對于公眾關心的白紋伊蚊抗藥性問題,侯銀續(xù)則表示,部分白紋伊蚊種群已產生抗藥性,是因為人們大量、長期地使用化學殺蟲劑,把白紋伊蚊的抗性個體篩選出來,形成了抗性種群。侯銀續(xù)提醒,蚊蟲的活動半徑通常是在50米范圍內,蚊蟲多,通常是衛(wèi)生條件比較差,因此控制蚊蟲、控制白紋伊蚊密度的核心關鍵在于控制孳生。使環(huán)境干凈整潔、不亂扔垃圾,清理好閑置容器里的水,消除房前屋后的各類小型積水容器,做好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也是切斷蚊蟲孳生最有效的方法。
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實習生 陳森陽
評論